城市国际化视域下武汉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实差距与实践新途径
发布单位:决策者 | |
所属区域:湖北省武汉市 | 项目状态:未完成 |
合作方式:技术指导 | 项目分类:科研 |
联 系 人:李静 | 项目时限:~~ |
在政治、经济、生活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实力不断增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各国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极为频繁,国内一批经济实力强,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城市,为进一步适应全球化进程,提出以建设国际化城市为战略目标,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这一大潮之下武汉也在加快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加快实现从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向世界化大都市迈进。武汉要实现城市的国际化,首先是实现人才的国际化,而人才国际化必须依靠教育的国际化。武汉市地方高校不仅要适应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大趋势,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建成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地位和水平相适应、在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还需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极具国际交流、沟通和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一、城市国际化内涵及武汉现状
城市国际化源起世界城市,指在劳动分工国际化、国际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类具有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功能的中心城市[1]。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城市国际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指城市在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各种交流中成为国际枢纽的动态发展过程。
根据武汉市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2013-2016),武汉将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另据武汉2049规划,在2049年以前将武汉培育成世界城市,成为国际性核心职能多元文化聚集区,国际交通门户、国际企业总部以及具有全球价值的经济强市、财富城市。
目前已有法、美、韩、英4国在武汉设立领事馆,其他驻汉机构18个。无疑这些驻汉机构促进了美国、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城市同武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和交流。另外,武汉国际友好城市已达23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达78个,与“友好城市”及“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建立协进共赢、常态高效的合作机制,为武汉国际化深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统计,2016年共有21万名外国人来汉,现常住武汉的外国人口有14000多人,来自175个国家或地区,武汉有2200多家涉外企业,在汉留学生人数达8900人,257家世界500强企业驻汉。已建成多个具有特色的国际化社区、国际化示范街区。已开通国际航线41条。中欧班列(武汉)已开通2年,成为武汉国际物流大动脉。近年来,各种国际活动在汉举行,先后有武汉国际农博会、园博会等,2016年近10项国际赛事在汉举行,具体还有与法国合作建设了中法生态新城,新增设了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首开了全科国际门诊等等。
武汉现正在加快城市基础建设,加快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努力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影响力、科技创新实力,实现2049世界城市目标而奋斗。
二、武汉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及现状
人才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人才的培养将给城市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养分。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一项牵涉面广的战略性、系统性工程,而目前武汉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极大的不足,譬如武汉地区虽然高校众多,但大部分是国家及省部属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也多为全国性生源,毕业流向多元。武汉市属高校70%以上的生源来自武汉市,责无旁贷地承担了武汉市本土人才培养重任。根据有关研究,人才资源中存在两个“5%”现象值得警惕。一是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7%;二是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高级人才中的国际化人才则更少[2]。
当下武汉国际化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武汉还没有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等全社会共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格局;城市居民普遍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政府领导层、企业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和学校领导缺乏国际化战略思维;全社会外语水平普遍低,各领域高端国际化人才相当缺乏,难以满足拓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需要;
国际化人才引进、使用、晋升机制仍不健全。
作为地方高校,虽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总体国际化发展程度还不高。众所周知,现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主要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鼓励学生自费或公费出国学习、交流;二是在校内营造国际化校园,利用校本资源,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然而由于地方高校自身国际影响力、办学条件、国际化渠道等与研究型大学相比还处于弱势,校际交流学生受益面极小,交流学校层次不高,流于形式,国际合作研究水平低,引智工作在数量上虽有明显提高,但是利用效益没有做到最大化,课程和教学方面国际化程度仍不高,对外合作办学仍处在初级阶段,培养方案与国际接轨、双语教学、师资建设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来华留学生的层次还有待提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文化水平的国际化人才队伍来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武汉地方高校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三、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新理念
学生的跨国流动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也是现阶段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大学国际化过程中,为促进校际间学生的交流,政府、学校等都设立了优秀大学生海外学习奖学金,通过“校际交流项目”“优秀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海外实习计划”“暑期大学研修计划”“创新创业训练营”等项目,搭建起了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制订了项目计划,拓展了学生国际视野,通过境外交流学分互认,推动了学校主动学习及建立较为先进成熟的国际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扩大了双方学生交流规模。但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够到国外交流学习的学生仍很少。根据2015年教育部国际化调查报告,当年通过学校办理的在海外修读学分的在校生平均每校为99人,只有不到1
%学生有海外学习经验。
本土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最早由瑞典学者本特·尼尔森(Bengt
Nisson)提出。他认为,把所有学生都送出国显然是不可能的,一种现实而有效的办法是在大学教育中,为没有出国的学生提供国际化的经验,这就是本土国际化[3]。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本土国际化主要关注国内大学校园内发生的国际化,即跨文化和国际性的教学过程、科学研究、课外活动以及当地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同时也包括外国留学生和学者在大学校园里的生活与活动[4]。
这里必须提出的是,本土国际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关注。自2013年起,本土国际化已经被纳入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的教育政策——《世界图景中的欧洲高等教育》(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之中。在荷兰,76%的高校已经将本土国际化课程纳入其政策之中。《2015大趋势》(Trends
2015)显示,64%的欧洲高校都宣称开展活动实现本土国际化[5]。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使所有的在校学生都能接受国际化教育,将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理解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在国际上有很强竞争力的人才。
四、城市国际化背景下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国际化人才定义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6]。在人才观念方面,该规划中的表述已由过去的“知识型”转变为“能力型素质型”,即根据能力和素质评判人才。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经济全球化发展,教育全球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本质上要求各领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都应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世界问题,具有全球化意识,国际视野和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能力等,以及懂得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共同生存的必要性。那么,怎样在校园内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呢?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和供给的过程又如何融入本地国际化人才培养,这是地方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和应努力寻求的新途径。
(一)构建“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国际化办学目标指导下,将课程体系、教学过程、课外活动、研究与学术、校园氛围等有目的地融入国际及跨文化维度,构建“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强调国际化对全体学生的影响,既不是简单地将一些国际化元素放入个别项目活动中,也不是依靠少数学生流动为学生提供国际与跨文化知识,而是大力提倡通识教育,如开设西方文明史,将西方文明视为有机整体,从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哲学、科学、宗教、文学及艺术等方面,丰富学生的视野,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多领域学习思考,尽可能广泛了解人类的思想精神遗产,深入了解西方文明的思想体系,多些理解少些偏见。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则不仅应重视外语交流,还应尽可能让学生了解专业方面的前沿知识,懂专业术语、专业动态及其最新成果。开设跨文化交流课堂,组织不同国家的学者对中国学生进行各国专题的文化介绍和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理解不同的文化及风俗习惯。这些融入国际维度及跨文化维度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国际理解和跨文化技能,可以让学生沉浸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
“国际化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结果,一种高水平的教育国际化的状态,更是一个过程,是把国外的知识和观念融入到本国教育,尤其是教和学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全新的思考问题的视角”[7],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的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关注人的培养,关注人的品格养成,关注人的思维的训练、能力素质的提升等,利用本土国际化推动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在国际及跨文化维度融入本土国际化活动中,我们必须要有一种坚守,通过理解和比较,吸取国外教育的精髓,反思我们的优势与不足,使国外教育的精华融入到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中去,同时通过比较,换一种角度让学生审视本土文化,发现以前身边熟识但被忽视的美好,那些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更热爱并愿意通过自己实力去建设,去改变,让我们生活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二)校内国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构建多元化校园
现代西方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出人意料的成果: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思想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影响最大的不是学校,不是教授,而是他们的同学。这个发现在许多大学环境里经过无数重复实验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哈佛教授理查德·莱特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大学时代》(Making
the Most of
College)表明,大学时代广泛接触来自各种宗教和种族背景的同学并学会在一个多元化的环境里生存,是大学生在大学时代所有经验中感到最吃力同时又是收益最大的体验。武汉地方高校,本地生源比例大多超过70%,学生来源单一,成长教育经历相似,生长环境差异不大,相处环境比较封闭,不太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作为地方高校,以培养大批应用型、服务地方建设的人才为首选,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应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国际理解和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发展的主线,在学生中加入异质的元素,产生思维碰撞与文化冲击。
出国学习、交流在促进学生国际化相关素质培养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虽然出国交流的学生较少,但这些学生的成长经历、所增长的见识及其视野的丰富,会对他周围的同学有极大的影响力,使他们积极改变自己,学会更好利用当前学校的国际资源。如“鲇鱼效应”可以打破沉闷的局面,改变原有一元化发展局限等等。
在校的外籍师生来校召开的国际会议、国际交流活动以及引进的外国期刊等也是国际化资源,学校需要提供通畅的信息渠道,让学生了解相关信息,指定指导教师,充分利用好校内国际交流机会,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这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学习探索,提高交流能力;重视提高学校引智工作,利用国内名师访问、交流及任教的海外专家、外籍教师等国际化重要的人力资源,深入了解外籍教师的专长,发挥他们的积极能动性,在校内组织各种西方文化通识讲座,开阔在校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他们对多元文化探索的兴趣;还可以组织一些有专业特长的优秀学生,指导他们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并未来华留学生打造一些中国特色的文化讲座,鼓励中国学生与来华留学生进行交流,这些活动对来华留学生而言,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学生和中国文化,国内学生通过与外国学生的互动也可以多方面地感受留学生带来的思想和文化,这种校内跨文化交流,更有利于培养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技巧,对学生之间语言学习也会带来有益的帮助,同时可增进彼此感情,构建多元文化交融的人才培养环境。
学校通过这些显性的校内国际化资源,增强本土学生接触异质文化的机会,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从而使他们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进而丰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国际友城跨文化交流平台,开展高质量长效的中外合作交流
中国的国际友好城市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友好城市一般构建有稳定长效的跨文化交流机制,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的基础[10]。地方高校应积极利用这一城市国际化平台,抓住机遇,与国外友好城市签订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搭建多层次、宽领域教育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推进在重大学术议题、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提高资讯共享度。聘请友城知名专家学者、高技能人才通过学术会议、专题讲座、网络交流、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实现智力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利用友城之间的真诚、平等、双向、稳定、多层次、多方面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转变中外合作不稳定、效益低的现状,提升合作水平,丰富项目内容和形式。同时在与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城市进行教育交流中,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理解,加深友谊,培养一批高素质可信任的国际友好使者。
(四)利用城市国际化环境,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和基地
城市国际化发展,给地方高校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和合作环境。城市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必然有国际政要,国际组织知名人士、科学家,世界跨国企业总裁等的来访,可由政府邀请这些人士来校演讲和与学生对话交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让学生直面国际战略思维、最新世界学术动态,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有机会走进世界名人大师的思想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改变动力。加强与跨国企业的合作,建设校企合作,建设国际化实践和实训基地,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外企管理及运营方式,了解跨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用人要求,调整自身的未来发展目标及知识结构,弥补不足。如此可组织学生参加城市涉外机构组织的大型国际活动,如国际赛事、国际博览会,大型国际交流接待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以城市志愿者的形象直接参与接待、引导、后勤服务、媒体宣传等事务,在活动中学习体验跨文化沟通技巧,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交流中通过另一个视角重新回望自己的城市及生活习惯,去思考更好的自我发展。让学生走进城市国际化社区、国际化示范街区,和外国友人交朋友,教外国友人学中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交往,具体了解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文化思维,价值观等,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和对比,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培养学生国际理解能力。
(五)利用教育信息化,构建“互联网+本土国际化”平台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国际化的强大驱动力和重要途径。互联网改变着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交流渠道,也深刻改变并影响着人们认知学习过程,进而影响着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形成[11]。“互联网+本土国际化”平台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一条网线、一台电脑与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者及学习者为伍,学习你想学习的任何知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信息化”的核心,在于人的信息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新的信息网络技术,拓展大学教育的外延与内涵,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视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即坚持本土化培育的中国特色,全面对接国际化的教育理念[12]。
“慕课”即是信息时代中技术革新对学习方式影响的形式之一。地方高校应该积极利用这一趋势,通过建构适当的路径,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通过“互联网+本土国际化”平台,提升学生体验国际学习的机会,补充本土国际化课程教育上的不足,满足所有不出国便能体验国际学习环境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在利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筛选优质国际化教育资源,降低获取国际一流优质资源成本,坚持本土化培育的中国特色。
城市国际化过程中,地方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途径继续在发生重大转变,国际化人才培养永远都要与本土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因而转变教育理念,探索多样化发展路径,是我们培养人才更具竞争力更符合城市国际化的持续性需要,也是城市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创造价值、作出贡献的长期追求。
[参考文献]
[1]罗小龙.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历程、特征与展望[J].规划师,2011,(2).
[2]申 渝.加快国际化人才的培养[J].中国人才, 2002(9)
[3]丁笑炯.本土国际化_国外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新理念[J].世界教育信息, 2008,(9).
[4]简·奈特.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Jos Beelen, Elspeth Jones.欧洲呼声:本土国际化的新定义[J].国际高等教育,2016,(2).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中国高等教育,2010,(15,16).
[7]陈昌贵,王 璐.走进国际化:大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国际学术动态,2010,(6).
[8]程 星. 细读美国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9]王 滨.辩证地看待中美大学生的优势与劣势[J].辽东学院学报,2007,(4).
[10]杨 娟.国际友好城市:公共外交的新平台[J].才智,2013,(9).
[11]李志民.互联网发展对于大学教育变革的推动与影响[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4).
[12]李薇薇.地方高校的活力何处生发[N].中国教育报,2015-03-02.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今日头条号